新闻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与北京市人大召开2024年半年工作沟通会

发布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


2024年8月13日下午,我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与北京市人大预工委在学术会堂604会议室召开2024年半年工作沟通会。双方围绕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等展开充分交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刘星主任、财经办二级巡视员王丽青、预工委张亚亮副主任、任乃青二级调研员,我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中心李燕教授、肖鹏教授、姜爱华教授等参加会议。

5CB41

58BE3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刘星主任指出研究基地各项工作都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北京市人大的预算绩效监督、政府债务监督、审计整改监督等重点深化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升北京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质效。通过完善预决算审查制度,优化审查程序方法,提升预决算管理效能;全面落实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制定好北京市实施工作方案;用好审计整改监督成果,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强财经联网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提升人大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总之,要发挥基地人大监督和政府管理两个方面智库研究的优势,推动人大预算监督改革与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同向协调、同向发力,保障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8C600





我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肖鹏汇报了基地上半年的主要工作进展。通过细致的任务分解与明确的分工,团队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宣传、合作调研以及政策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后肖鹏教授就承担的年度课题“制定人大预算‘初审季’工作规程”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围绕北京市的人大初审季的工作规程,从“初审季”的工作背景与依据、工作内容与分工、工作要求、工作时间与流程以及“初审季”部门预算审查要点、预算审查指引和预算草案初审报告模板进行介绍。

A98F4




研究中心李燕教授介绍了其承担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全过程绩效监督”的研究成果,分享了研究团队在2024年重大投资项目调研中的发现与思考。研究团队剖析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率与效益,为优化投资决策、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构建涵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从规划立项、资金拨付到实施监督、绩效评估的全过程绩效监督工作机制。

A5893





研究中心姜爱华教授对承担的“北京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预算法》和《监督法》要求、全国人大要求及北京市人大的规定,提出构建北京市人大“全过程、全覆盖和全绩效”预算审查监督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90E9A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二级巡视员王丽青介绍了基地童伟研究员承担的“科技领域财政支出政策绩效研究”的最新成果。调研过程中基地成员与北京市人大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实现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增强了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为后续的政策制定与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9C93A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张亚亮副主任介绍了人大财经联网监督平台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强调在构建预算审查监督联网平台时,必须高度重视底层论证工作,确保平台稳固、高效运行,为后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奠定坚实基础。核心亮点在于数据实行精细化的分类管理,通过将预决算数据、财政数据、统计数据以及政府债务信息等关键数据资源进行整合,精心设计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与共享。

89091

此次半年工作沟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肯定了基地在上半年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对中心(基地)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给与指导。基地(中心)将贯彻此次沟通会的最新精神和要求,积极推进下半年工作实施,更好发挥智库“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走深走实。




撰稿:代龙涛

初审:李小荣

审核:陈士平